2025/05/21

第1077次 例會 專題演講-守護資產.從稅開始

 


今日特別邀請勤祥會計師事務所徐嘉祥會計師蒞臨演講,以「守護資產,從稅開始」為主題,為社友們帶來一場精彩的稅務規劃講座。徐會計師憑藉其豐富的專業背景,包括曾任職於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高雄所審計部副理、日商台灣華爾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長等經歷,為與會社友提供了實用的資產保全與傳承稅務規劃建議。
講座伊始,徐會計師首先介紹了遺產稅的基本課徵範圍。並透過淺顯易懂的案例解說在遺產稅課徵對象方面的內容,包括了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不動產、動產及其他財產權利;死亡前二年內贈與之財產(擬制遺產);因遺囑成立之信託;以及死亡前因重病無法處理事務期間的特定財務行為。進入講座第二部分,徐會計師詳細介紹了現行遺產稅制度的免稅額與扣除額。徐會計師特別強調,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列出了多項不計入遺產總額的財產,包括捐贈給政府或公益機構的財產、自創的著作權與專利權、日常生活用品、人壽保險金額等。這些免稅項目為合法節稅提供了可能性。
接著,講座重點轉向三種合法降低遺產稅的方式:首先是善用保險規劃。根據相關法規,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付給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額,可不計入遺產總額。其次是生前贈與策略。善用每年244萬元的贈與免稅額,提前進行資產移轉。若採二親等買賣方式處理,需注意是否能提供實際支付價款的確實證明,否則仍將視為贈與課稅。第三是建立良性負債,如透過逆向抵押貸款等「以房養老」方式,既可照顧晚年生活,又能降低遺產總額。
講座最後部分,徐會計師提醒社友們,遺產稅未繳清前,不得分割遺產或辦理移轉登記。因此,預留繳納遺產稅的資金來源至關重要。講座中,徐會計師還特別闡述了一個常被忽略但極具節稅效果的方式——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。更以精準的計算案例展示了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節稅效果,可大幅降低遺產稅基數。演講結束前,徐會計師強調,因稅率高導致稅金高,而每個人的情況各有不同,資產規劃應根據個人情況量身定制,及早規劃才是正確做法。這場專題講座不僅提供了豐富的遺產稅知識,更透過實例分析,讓社友們理解了資產保全和稅務規劃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。在財富不斷累積的今日社會,這場講座無疑為社友們提供了寶貴的資產傳承智慧。

  •  RSS
  •  Facebook
  •  Twitter
  •  Google+
  •  Stumble
  •  Digg

國際3510地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