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1/23

第1053次 例會 專題演講-收拾一次不復亂的秘密







很高興今天能邀請到收納幸福的陳蘭馨老師蒞臨演講,為我們揭開收納整理的奧祕。在這個物質富足的年代,保持整潔有序確實是一大挑戰。不過,只要掌握正確方法,收拾雜亂無章的生活環境並非難事,收納更能成為一種生活哲學和習慣,使我們的生活質素得以提升。

首先,反思一下收納的本質。許多人誤以為收納就是把東西隨手藏起來,結果反而使家中更加凌亂。其實,收納的終極目標是為物品建立合理的"歸宿",讓我們能輕鬆找到它們,保持家園有條不紊。 那麼,如何為物品安排合理的家呢?實用的"聯想性收納法"這時就能派上大用場。核心思路是按照物品的屬性和使用頻率來分類,並依據"三減原則"規劃擺放位置,即減少取用物品的移動距離、時間和步驟。具體來說,我們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:"這是什麼?會在哪裡使用?並且有多常使用它?"通過"黃金位置"這樣的分門別類和位置安排,我們就能憑直覺找到所需之物,大幅提高生活效率。 

而在開始收納之前,則必須正視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-擺脫對物品的執著,只保留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。對於那些猶豫不決的物品,可以設定一個"猶豫期限",過了這個期限還是無動於衷,就毫不猶豫地將它們捐出或丟棄。

關於收納的具體步驟-集中、挑選、分類、歸位。這四個步驟環環相扣,貫徹了條理分明的邏輯。先將同類物品集中到一起,避免忽視家中的任何角落。接著挑選出真正需要保留的物品,剩餘80%即可準備"斷捨離"。對於要保留的物品,即運用"三袋分類法",將布類、紙類和雜物分門別類,為每樣物品指定一個恰當的家。 透過這次收納之道的專題演講,真能體會到,"整理只是起點,先改變自己,才能影響別人。乾淨的家,會有好事發生。"收納它不僅讓家園煥然一新,更能改變我們對物品和生活的態度。讓新生活簡單整潔,才是通向幸福的捷徑。

  •  RSS
  •  Facebook
  •  Twitter
  •  Google+
  •  Stumble
  •  Digg

國際3510地區